OLED投资热潮持续 产品普及殊为不易
有业内人士指出,投资对于国内厂商来说,热潮OLED产业最大的持续产品瓶颈还是良率。“国内厂商在专利布局、普及人才储备、不易供应链配套和产业经验等方面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投资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热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关专利技术授权,持续产品或者对上游厂商的普及并购、合作投资等方式间接获得。不易”
今年以来,投资国内外共同掀起的热潮OLED投资热潮持续升温。
9月27日,持续产品强力新材定增5亿元布局OLED显示;9月26日,普及三星和LG为柔性OLED面板引入新工艺; 9月23日,不易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告诉记者,公司已融资100亿元,在深圳龙岗建设类六代AMOLED生产线,预计明年正式投产。
OLED被业界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则是技术类别之一。一方面,OLED带来了画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因材质为有机材料,OLED相比液晶屏更有韧性、更易折叠,成为实现柔性显示的重要基础。在2017年的规划中,LG表示将推出可折叠电视,三星称柔性手机也将面世。
然而,硬性OLED屏在电视端和手机端的普及才刚刚开始,柔性屏的量产还远未到来。无论是良率、成本还是制造工艺,OLED仍存在诸多技术壁垒和挑战。
扎堆布局
尽管在电视和手机产业中,韩系企业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但是在上游面板上,三星和LG仍举足轻重,尤其是OLED技术方面,两家公司处于垄断地位。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张志华告诉记者,仅从出货数量来看,三星显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简称SDC)目前占全部OLED的75%左右,LG旗下的乐金显示器公司(LG Display ,简称LGD)占2%左右。
从数据上看,LGD占比较小,实际上和两家公司侧重的产品有关。LGD主要生产大屏OLED面板,供应电视厂家;SDC基本锁定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而搭载小屏OLED的手机出货量更高,在比例上三星占据优势。
“两家的技术基因不同,三星的大屏OLED并不成功。现在三星砍掉部分小尺寸LCD产线,投入到OLED中,” 奥维云网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向记者分析道,“LGD是大尺寸OLED唯一供应商,同时作为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LGD也期望借此带动小屏幕的份额。”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搭载AMOLED面板的比重从上年的5%成长到13%,2016年中国市场搭载AMOLED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8800万部,占比继续上升至19%。
国内的公司们也在奋起直追,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等面板公司重金投入。总体而言,国内还是聚集在中小尺寸产线,但是在产能上无法和韩系相提并论,而大尺寸的OLED面板技术,国内企业尚未攻克。
张志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京东方和天马在OLED领域的布局时间差不多,京东方有内蒙古鄂尔多斯G5.5代线,已于2014年开始投产,是国内投产时间比较早的企业;天马也于今年初开始小批量出货,另外国内还有上海和辉光电和昆山国显光电也发展比较快。今年7月份上市的红米Pro采用的OLED屏幕就来自于和辉光电和京东方。”
今年以来,各企业更是动作频频,京东方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两期总投资高达465亿元,明年10月份柔性AMOLED将量产;华星光电在8月底宣布设立G11项目,其中便包括了AMOLED生产线,投资金额达465亿元;9月,和辉光电投资272.78亿元建设6代AMOLED显示项目。
柔性屏或将爆发?
在国内外公司的持续投资下,接下来两年内,OLED面板的量产线逐渐收官,产能将成倍扩张。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AMOLED产能面积约990万平方米,TFT-LCD的产能面积约26000万平方米;到2018年,预计AMOLED产能面积将增至1860万平方米,TFT-LCD为32000万平方米。可见从产能面积来看,TFT-LCD依然会占据更大的比例。在近5年内,无法撼动LCD的地位。
而高昂的成本,成了OLED产品继续扩张的一大拦路虎。“目前OLED蒸镀和封装设备昂贵,发光材料成本相比液晶材料也高出不少,而且这些材料设备厂商主要掌握在日韩厂商手里,同时,由于OLED制程工序和材料工艺不具备标准化,所以导致AMOLED成本相比LCD屏还是偏高。”张志华对记者说道。
在他看来,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最大的瓶颈还是在于良率。“国内厂商在专利布局、人才储备、供应链配套和产业经验等方面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关专利技术授权,或者对上游厂商的并购、合作投资等方式间接获得。”
董敏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同时他认为,小屏OLED的普及会加速,目前三星新品手机基本是OLED,如果苹果在明年采用,也会拉大份额。但是电视OLED屏还需要两三年时间,良率、成本、售价都存在改进空间。
为了降低成本和打破垄断,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我们将像印报纸一样制造显示屏”,TCL希望用三到五年时间来突破印刷显示技术,使大尺寸OLED面板的成本大大降低。目前,TCL、华星光电已联合国内多家企业,搭建印刷及柔性显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且和美国杜邦、日本住友化学、日产化学及美国柯狄等全球顶尖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另一厢,有业内人士认为,“显示行业的未来在OLED,而OLED的未来在柔性显示”,柔性显示将成为一大热点。对此,张志华评价道:“目前我们看到真正投入市场的AMOLED显示屏基本都是刚性屏,或者三星的曲面屏,真正实现可弯曲柔性屏的量产还有一定差距。”
群智咨询的数据显示,全球中小尺寸柔性OLED产能预计在2017年就会超过刚性OLED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星显示、LGD;2020年柔性OLED产能的占比将高达60%,这部分增长则将来自于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等中国企业。
张志华表示,显示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小屏,目前大批量生产柔性AMOLED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国内厂商,薄膜封装(TFE)、塑胶基板、精细金属掩模(FMM)蒸镀技术以及发光材料技术是决定中国大陆面板厂商能否在柔性AMOLED面板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今年以来,投资国内外共同掀起的热潮OLED投资热潮持续升温。
9月27日,持续产品强力新材定增5亿元布局OLED显示;9月26日,普及三星和LG为柔性OLED面板引入新工艺; 9月23日,不易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告诉记者,公司已融资100亿元,在深圳龙岗建设类六代AMOLED生产线,预计明年正式投产。
OLED被业界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则是技术类别之一。一方面,OLED带来了画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因材质为有机材料,OLED相比液晶屏更有韧性、更易折叠,成为实现柔性显示的重要基础。在2017年的规划中,LG表示将推出可折叠电视,三星称柔性手机也将面世。
然而,硬性OLED屏在电视端和手机端的普及才刚刚开始,柔性屏的量产还远未到来。无论是良率、成本还是制造工艺,OLED仍存在诸多技术壁垒和挑战。
扎堆布局
尽管在电视和手机产业中,韩系企业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但是在上游面板上,三星和LG仍举足轻重,尤其是OLED技术方面,两家公司处于垄断地位。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张志华告诉记者,仅从出货数量来看,三星显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简称SDC)目前占全部OLED的75%左右,LG旗下的乐金显示器公司(LG Display ,简称LGD)占2%左右。
从数据上看,LGD占比较小,实际上和两家公司侧重的产品有关。LGD主要生产大屏OLED面板,供应电视厂家;SDC基本锁定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而搭载小屏OLED的手机出货量更高,在比例上三星占据优势。
“两家的技术基因不同,三星的大屏OLED并不成功。现在三星砍掉部分小尺寸LCD产线,投入到OLED中,” 奥维云网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向记者分析道,“LGD是大尺寸OLED唯一供应商,同时作为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LGD也期望借此带动小屏幕的份额。”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搭载AMOLED面板的比重从上年的5%成长到13%,2016年中国市场搭载AMOLED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8800万部,占比继续上升至19%。
国内的公司们也在奋起直追,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等面板公司重金投入。总体而言,国内还是聚集在中小尺寸产线,但是在产能上无法和韩系相提并论,而大尺寸的OLED面板技术,国内企业尚未攻克。
张志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京东方和天马在OLED领域的布局时间差不多,京东方有内蒙古鄂尔多斯G5.5代线,已于2014年开始投产,是国内投产时间比较早的企业;天马也于今年初开始小批量出货,另外国内还有上海和辉光电和昆山国显光电也发展比较快。今年7月份上市的红米Pro采用的OLED屏幕就来自于和辉光电和京东方。”
今年以来,各企业更是动作频频,京东方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两期总投资高达465亿元,明年10月份柔性AMOLED将量产;华星光电在8月底宣布设立G11项目,其中便包括了AMOLED生产线,投资金额达465亿元;9月,和辉光电投资272.78亿元建设6代AMOLED显示项目。
柔性屏或将爆发?
在国内外公司的持续投资下,接下来两年内,OLED面板的量产线逐渐收官,产能将成倍扩张。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AMOLED产能面积约990万平方米,TFT-LCD的产能面积约26000万平方米;到2018年,预计AMOLED产能面积将增至1860万平方米,TFT-LCD为32000万平方米。可见从产能面积来看,TFT-LCD依然会占据更大的比例。在近5年内,无法撼动LCD的地位。
而高昂的成本,成了OLED产品继续扩张的一大拦路虎。“目前OLED蒸镀和封装设备昂贵,发光材料成本相比液晶材料也高出不少,而且这些材料设备厂商主要掌握在日韩厂商手里,同时,由于OLED制程工序和材料工艺不具备标准化,所以导致AMOLED成本相比LCD屏还是偏高。”张志华对记者说道。
在他看来,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最大的瓶颈还是在于良率。“国内厂商在专利布局、人才储备、供应链配套和产业经验等方面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关专利技术授权,或者对上游厂商的并购、合作投资等方式间接获得。”
董敏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同时他认为,小屏OLED的普及会加速,目前三星新品手机基本是OLED,如果苹果在明年采用,也会拉大份额。但是电视OLED屏还需要两三年时间,良率、成本、售价都存在改进空间。
为了降低成本和打破垄断,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我们将像印报纸一样制造显示屏”,TCL希望用三到五年时间来突破印刷显示技术,使大尺寸OLED面板的成本大大降低。目前,TCL、华星光电已联合国内多家企业,搭建印刷及柔性显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且和美国杜邦、日本住友化学、日产化学及美国柯狄等全球顶尖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另一厢,有业内人士认为,“显示行业的未来在OLED,而OLED的未来在柔性显示”,柔性显示将成为一大热点。对此,张志华评价道:“目前我们看到真正投入市场的AMOLED显示屏基本都是刚性屏,或者三星的曲面屏,真正实现可弯曲柔性屏的量产还有一定差距。”
群智咨询的数据显示,全球中小尺寸柔性OLED产能预计在2017年就会超过刚性OLED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星显示、LGD;2020年柔性OLED产能的占比将高达60%,这部分增长则将来自于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等中国企业。
张志华表示,显示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小屏,目前大批量生产柔性AMOLED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国内厂商,薄膜封装(TFE)、塑胶基板、精细金属掩模(FMM)蒸镀技术以及发光材料技术是决定中国大陆面板厂商能否在柔性AMOLED面板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
挨僵尸的射击游戏是很多的玩家很喜好的游戏的范例之一,正在挨僵尸的射击游戏中玩家能够体会到分歧的兴趣,上里小编便去先容几款好玩的挨僵尸的射击游戏,感兴趣的小水陪一起去看看吧。1.战役细英战役细英游戏截图 ...[详细]
-
本年E3展上大年夜做没有竭呈现,但让人遗憾的是《猎天使魔女3》出有表态。中媒VGC正在采访bai ?金工做室建制人稻叶敦志时,扣问了《猎天使魔女3》为何缺席本届E3的启事。稻叶敦志表示:“别担忧,《猎 ...[详细]
-
十一少假即将结束,各位是没有是是恋恋没有舍、表情有面烦闷呢?本日小编带去齐仄易远热血机甲足游《星战风暴》下浑无码场景大年夜图,一起去看看夸姣的事物,转换一下表情吧!繁华皆会玩耍上京母虫巢穴月球母舰恶魔 ...[详细]
-
好评国产独立游戏《神明正在上》正式版6月16日公布,齐新游戏形式等您体验
国产独立游戏《神明正在上》正在Steam仄台抢先体验了远5个月,支成了很多好评。现在,《神明正在上》将于6月16日离开抢先体验阶段,公布正式版。开辟商IndieLeague Studio同时推出了一段 ...[详细]
-
明天七小编分享一则睡前故事《小老鼠(mouse)的魔法棒》,说的小老鼠拥有一根奇特的魔法棒,它用魔法棒帮助了许多小植物们,快来看一看魔法棒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吧!小老鼠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每日都带着它。一 ...[详细]
-
对一款MOBA游戏,玩家的体验天然是重中之重,《超神争霸》强大年夜的竞技对决斗强势的战役表示尽对会让玩家的肾上腺激素飙降。各种曾只需耳闻的豪杰豪杰齐散疆场,用各自强大年夜的战役力谱写新的战役史诗。正在 ...[详细]
-
身为主公,谁没有但愿本身足下去几个吊炸天的武将?吊炸天的武将念去出几个,又为何恰好投奔到您家呢?昔日孙权招没有去吕布,也晓得让吕受多看书快快逝世少。而正在天拓游戏《小小三国志》中交战的您,有念好如何强 ...[详细]
-
十一黄金周后没有知是没有是皆已筋骨懒惰,若念成为爱奇艺独播网剧《校花的掀身下足》男配角林劳那样的校花保镳但是一分一秒皆没有克没有及松张!由鱼人两代正版受权校园脱越足游《校花的掀身下足3D》已筹办好建炼 ...[详细]
-
王国之心是系列非常经典的动作游戏,最近王国之心3放出了全新的主题预告片,向玩家展示了很多不错的游戏画面以及动听的音乐,游戏预计在第三季度上市,喜欢王国之心的玩家可以看看下面预告。 ...[详细]
-
开启齐新应战,《阿瓦贝我战纪》齐新版本本日上线。中秋佳节到去之际,《阿瓦贝我战纪》齐新的版本5.0.1正式上线,新版游戏品级上线开放,齐新弄法,齐新应战,快去应战吧!正在新版本中,玩家的品级上线将开放 ...[详细]
热点阅读